本文围绕弹丸、表面、喷丸、强度、工件、覆盖率、零件、试片、喷射、越小有关词展开编写的关于滨州弹丸表面喷丸:喷丸强化工艺的相关文章,仅供大家了解学习。
喷丸技术
在了解喷丸技术之前,有必要解释一下喷丸、喷砂、喷丸这三个容易混淆的概念。这三个概念其实就是四个字:喷、抛、丸、砂,其中,喷抛是工艺方法,丸砂是所用材料。喷是用高压空气把球和沙子吹到工件表面上,抛是用高速旋转的叶片把它们抛到工件表面上。球是钢珠做的,沙是钢砂和石英砂做的。喷丸是在零件表面喷射大量弹丸的过程,就像无数个小锤子锤击表面一样。因此,金属零件表面产生极强的塑性变形,使零件表面产生一定厚度的冷作硬化层,称为表面强化层,这种强化层会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。评价强化丸质量的基本参数有三个:强度、覆盖率和表面粗糙度。
喷丸强度影响喷丸强度的工艺参数主要有:弹丸直径、弹速、喷丸流量、喷丸时间等。弹丸直径越大,速度越快,弹丸与工件碰撞的动量越大,喷丸强度越大。喷丸形成的残余压应力可达零件抗拉强度的60%,残余压应力层深度通常可达0.25mm,zui大极限值约为1mm。喷丸强度需要一定的喷丸时间来保证。一定时间后,喷丸强度达到饱和后,喷丸时间会延长,强度不会明显增加。在喷丸强度的阿尔门试验中,喷丸强度由试样变形的拱高来表征。阿尔门试验的喷丸强度通常由N试件(用于有色金属试验)、A试件(zui常用)和C试件(强度更高)来衡量,A试件和C试件的关系约为3次。比如C试件测得的一个0.15-0.20Cmm的强度相当于0.45-0.60Amm,图中厚的试件是C试件,薄的试件是A试件。在试验过程中,先测量试件的原始变形,然后将夹有试件的工装放入喷丸箱中,采用与工件相同的工艺进行喷涂。喷丸后,取下试件,测量变形后的拱高。
喷丸覆盖率是指工件上每一点被钢丸击中的次数。有些人经常会想到喷丸覆盖率:难道我的喷嘴不能喷工件两次,上下两次,满足200%的覆盖率吗?乍一看有道理,其实不然。覆盖率的测定方法是:先在工件表面涂上一层彩釉或荧光釉,然后按照工艺参数对工件进行喷丸处理,每喷一次表面就取出工件。在显微镜(放大镜)下观察表面上剩余涂层的比例。如果还有20%的残留,覆盖率就是80%。当残留物只有2%,即覆盖率为98%时,可以视为完全清除,即覆盖率为100%。这时,有一个时间。如果覆盖率达到400%,则需要4倍的时间。
影响覆盖率的因素有零件硬度、弹丸直径、抛丸角度和距离、抛丸时间等。在规定的喷丸强度条件下,当零件硬度低于或等于标准试件硬度时,覆盖率可达100%;反之,覆盖面会降低。在相同弹丸流量下,喷嘴与工件的距离越长,喷射角度越小,弹丸直径越小,达到覆盖要求的时间越短。强化喷丸时,应选择合适尺寸、喷丸角度和距离的弹丸,使喷丸强度和覆盖率同时达到要求值。
由于钢丸的注入,工件表面粗糙度有一定程度的变化。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有零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、弹丸的直径、喷涂的角度和速度以及零件的原始表面粗糙度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,零件的强度和表面硬度越高,塑性变形越困难,凹坑越浅,表面粗糙度越小。弹丸直径越小,速度越慢,弹坑越浅,表面粗糙度越小。射流角度越大,弹丸速度的法向分量越小,冲击力越小,弹坑越浅,弹丸的切向速度越大,弹丸对表面的研磨作用越大,表面粗糙度值越小。零件的原始表面粗糙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。原始表面越粗糙,喷丸后表面粗糙度下降越小。相反,表面越光滑,喷丸后的表面越粗糙。零件高强度喷丸时,深凹坑不仅增加表面粗糙度,而且形成较大的应力集中,严重削弱喷丸强化效果。
本文分享了滨州弹丸表面喷丸相关于喷丸强化工艺的文章资料,仅供大家参考,不要照搬照套。
青岛浩悦主要生产树脂砂生产线,粘土砂生产线,消失模,v法铸造,v法生产线等砂处理设备。青岛浩悦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、设计、生产、安装、销售为一体的紧密型企业。是专业生产各种砂处理设备、造型线、金属表面清理设备、环保除尘设备、造型射芯设备的铸造机械的企业。根据用户需要承接为用户设计制造、安装调试与员工培训等一系列工作。可承担以下工程:3-15t/h新砂烘干与筛分生产线;20-200t/h机械化粘土砂处理生产线;5-20t/h机械化冷凝树脂砂生产线;3-20t/h机械化水玻璃砂生产线;2-5t/h热法覆膜砂生产线;各种单机设备及配件。